被冤枉几十年的味精,终于澄清了原来是我们

提起味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经是中国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管是五星级大酒店还是平民百姓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味精这种细长的白色晶体,会给饭菜增添很多“香味”,那么这么好的东西为啥突然就消失了?

不知道大家在十几年前有没有听过关于味精的“谣言”,当时可是轰动全国,因为这些谣言民族企业“莲花味精”都倒闭了。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味精是一种合成化学物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味精起源于年的日本,当时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这种东西带有一种“鲜”味,所以便大量生产,并引入中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调味品。

不过我们如今的味精不是从海带中提取出来的,而是用擅长分泌谷氨酸细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的最初原料可以用淀粉、甘蔗等。

这听起来是不是就跟酱油、醋的生产过程差不多,途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如果把酱油当作“天然产物”的话,那么味精自然也是天然产物。

而我们熟悉的“鸡精”,其实也只是附加了其他料的味精而已,通过谷氨酸和糖加热从而产生了类似“鸡肉”的鲜味。

曾经也有的厂家声称味精中添加了鸡肉,但等到禽流感来临的时候又说“无添加”?这双标行为属实有点过分。

那么味精既然是“纯天然”产物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谣言呢?这主要还是因为谷氨酸钠这个主要成分。

传言味精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致癌物,所以吃味精会致癌。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焦谷氨酸钠不属于致癌物,它只是会让味精失去原本的“鲜”。

还有传言称吃味精会让人秃头,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被转化成谷氨酰胺以及酪氨酸,这是人体蛋白质学的组成部分,与脱发没啥关系。

抛开这些谣言,适当的放味精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香,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味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减少食用盐的用量。

味精中含有钠离子成分,但含有的钠离子比盐少,摄入太多的钠离子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同等重量的味精比盐更安全。

害!好端端的味精居然被人误解了那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沉冤得雪了!虽然味精不致癌,但吃太多对身体也不好。

尤其是对青少年,根据相关报道,青少年摄入太多的味精会发育迟缓和肥胖,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也是不断发展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摄入太多的谷氨酸钠,会导致体内氨基酸储存过多,从而影响各个器官的发育。

味精只适合在菜刚要出锅的时候撒上几粒,这样才能让菜更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