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调味品龙头惹人爱
1、企业情况
1)公司简介
海天味业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专业的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历史悠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由于佛山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度大,该地晒制而成的调味品更醇香、豉香浓郁,更适合炒菜,这种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产品差异更有利于强化海天味业的产品壁垒。
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多规格,年产值过两百亿元,其中草菇老抽、金标生抽、味极鲜、上等蚝油及黄豆酱五个单品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还有多个5亿级单品、众多1~3亿级的小单品,产品矩阵丰富。
海天味业三大主流产品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二十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总产量达到万吨,品种覆盖高中低各个层次、各种口味和多种烹调用途;海天蚝油历史悠久,技术领先,销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是继酱油之后的第二大单品,总产量达96万吨;海天调味酱处于领先地位,总产量达30万吨,公司持续将强调味酱研发,继黄豆酱之后,陆续推出了招牌拌饭酱、香菇酱等产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凯度消费者指数亚洲品牌部足迹报告中,海天荣登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第4位;同时,海天也被凯度消费者指数授予中国全品类食品类极具成长力品牌、中国消费者首选前十品牌荣誉。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榜单发布,海天在调味品行业领域勇夺“四冠”,分别获得C-BPI酱油、蚝油、酱料、食醋行业品牌排名第一的荣誉,展现牢固的行业地位和对产品服务精益求精的追求。
2)股东回报
海天味业属于民营企业,年底改为股份公司时由58名自然人控制,直接持股比例35%,间接通过海天集团持股比例64.87%,改为股份公司前通过净资产折股0.25左右将股本从0.54亿股增加为4.亿股(即海天集团,58名股东共占4.亿股,佛山海鹏占92.43万股),同时通过分红对58名股东增发2.亿股(即直接持股部分,每股1元的增发价格看着流口水,原始股东还不掏钱,由公司分红支付),将股本增加到7.11亿股,58名股东每位间接持股数相当于约直接持股的1.85倍(4./2.≈1.85),也就是说原始股东持股总数相当于公布的直接持股数的2.85倍。
海天味业年2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面向公众发行0.亿股,同时58位股东同比例将其于本次发行前持有的公司股份以公开发行方式一并向投资者发售(简称“老股发售”)0.亿股,发行价51.25元/股,相当于募集资金约19亿,58位股东套现约19亿。
发行后总股本7.亿股,相当于原始股东以7.×51.25=.6亿估值出让了10%(0.7/7.)的股份给公众股东。
将公众股东作为一个整体,从年2月投入38.36亿元,到年12月共7.9年累计收到红利16.27亿元,不计算红利再投入,股份数量由0.7亿股变为4.2亿股,年12月底公众股市值.84亿。
从38.36亿元投入,变成.84+16.27=.11亿元,7.9年增值近11倍(要是分红再投入那就更高了),也是大牛股啊,7.9年的年化收益为36.88%,超过世界大师级长期20%年化收益的水平。
公司净利润从年的20.9亿到年的66.71亿,业绩增长近3.2倍,其年化增长率为15.86%<股价年化收益36.88%,说明股东收益其中3.2倍来源于企业业绩增长,从3.2倍到11倍(增加3.4倍)来自市场情绪导致,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喜爱,市场很看好优秀的公司啊。
当然作为58名原始股东收获更大,每位持股(间接和直接部分,可简单用公布直接持股部分×2.85毛估)约万股~2亿股之间(成本基本在1元每股),就按上市价格51.25元,市值在万~亿,造就了51位亿万富翁和7位千万富翁,不愧人们常说A股公司上市就是一场造富运动,若原始股东持有到现在增值11倍,都是亿万富翁啊,董事长庞康直接是千亿富翁级别,程雪等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原始股东都是百亿富翁级别,所以还是创业成功的回报更高啊,也激励着更多人前赴后继地、想方设法的创业,当然创业的风险也非常大,成功毕竟是少数,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是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地跟着好公司后面喝点汤吧。
3)财务简报特点
年新冠疫情余波未平、消费需求疲软、各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社区团购恶性竞争、限电限产导致供应趋紧等,企业经营环境复杂而严峻,海天味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公司营业收入.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母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虽然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营收目标.4亿,归母净利润75.6亿),但总体来说还是实属不易,但在年首年疫情情况下反而逆势上涨,没有受到影响,据管理层回复是因为经销商、商超等担心疫情影响物流提前囤货导致,但疫情到年甚至22年还比较严峻,疫情时间长了导致囤货效应减弱。
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简化如下(单位为亿):
海天味业财报相对简洁和清晰,初步看有如下特点:
①公司近五年总资产翻倍,增速还是非常快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30%,相对较低,大部分是经销商提前打款,这种负债当然是多多益善,一般企业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同时公司准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理财+存款)占总资产比例超过75%,比例跟贵州茅台有的一拼,都是不差钱的主,前几年没有有息负债,年有0.7亿的有息负债主要是子公司借的,相对于亿的准货币资金来说可以忽略。
②海天味业营销模式采用“先款后货”的计算方式,同时还无偿占用上游供应端资金,基本没有应收账款,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③海天味业基本没有投资资产,其生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非常小,还在逐年降低,年为13.61%,属于轻资产企业,维持竞争成本较低。
④海天味业营业收入增速首次下降到个位数,前五年营收年化增速16%,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样首次下降到个位数,前五年年化增速为22.5%,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白糖和黄豆上涨10.77%、28.79%,导致营业成本上涨16.36%,超过营业收入增幅,期间费用尤其是营销费用受疫情影响有所降低,从而导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2、行业发展空间
1)调味品市场属于生活刚需,发展前景广阔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说法,可见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调味品所调出的酸、甜、苦、辣、咸、鲜、香等滋味,是我国特色饮食文化的核心元素。
调味品作为日常烹饪的配料,需求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点。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数据显示,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8.1%,年超过亿元应该是毫无悬念。
随着中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观念的发展,中国调味品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欧睿的预测,调味品零售端人均支出将从年.6元/人提升到年.7元/人,据此预计年我国调味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提升到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2%。
2)三大需求端保持旺盛增长
我国调味品市场的终端需求主要来源于餐饮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制造业三方面,根据调味品协会数据,调味品三大消费渠道餐饮、家庭消费、食品制造的比例约为45%、30%、25%,餐饮是调味品主要销售渠道。当前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暂时有所下降,长期来看,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餐饮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制造业对调味品的需求均保持旺盛增长。
①餐饮业需求增长
菜肴的色、香、味是餐饮企业吸引顾客最有效的手段。随着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各种不同口味的调味品被开发出来,极大地丰富了餐饮企业在菜肴色、香、味上创新的空间。如今,许多品牌饭店、著名的招牌菜都离不开独具特色的调味品,调味品已经成为我国餐饮业繁荣发展和提高品质与档次的必备品。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调味品在餐饮消费中的比重已经突破10%,甚至有部分餐饮企业为了打造菜肴特色、吸引“回头客”,调味品成本已经达到其收入的20%。
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市场规模从年的2.3万亿增长至年的4.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0.7%。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年下滑15.4%至4.0万亿,年市场规模恢复至4.7万亿,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预计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居民外食率将逐渐提升叠加外卖快速发展,餐饮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将继续增长。居民在外用餐的调味品摄入量约为家庭烹饪的1.57倍,餐饮的持续扩容将带动调味品消费量继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调味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年、年虽然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短期扰动,但不改长期餐饮扩容的趋势。
②家庭消费升级
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过去主要以米、面及其制品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比重有所提升,各种主食和各种菜肴的花样不断增多,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的选择和使用上。家庭消费中口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口味是补充营养和能量的前提。家庭消费的升级,将极大地促进调味品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调味品家庭零售额增长较快,年~年间年化增速为9.58%。年调味品零售额超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1.41%,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减少外出就餐次数,更多的人选择家庭烹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调味品家庭消费。
年我国调味品家庭零售量接近万吨,年~年间年化增速为5.65%,零售价为每吨元,年~年间年化增速为3.72%。总体来看零售量的增速多于终端价格增速,市场需求仍在增加,同时终端价格增长的贡献重要性逐步上升。
我国调味品的人均消费量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年我国的人均调味品消费量仅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25%~51%。中长期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对更好品质饮食的追求,调味品的功能化、健康化升级仍将带来较多的市场增量空间。
③食品制造业需求持续增长
食品制造业经历过年高峰后,年暴跌20%,近三年逐步恢复缓慢增长,年食品制造营收再次超过2万亿。作为食品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调味品的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品类很多,所使用的调味品百味荟萃,各个厂家的特色不一,形成了众多的品种,从而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各种儿童膨化食品、休闲食品和中老年食品等,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调味品而百花齐放,销量倍增,前景广阔。
随着大众消费层次的提升,食品的安全、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