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倒霉公司,曾经风光无限却没落于2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老字号”,这些公司在巅峰时期都是业内的佼佼者。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做到了大家提到某个行业就能够想到这个品牌的程度,可惜的是这些荣誉光环的加持不是这些企业长远发展的万能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走向消亡,接下来要说的这几家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公司为何会一步步没落至此呢?
北大方正
首先要说的这个企业是北大方正,曾经提到这个品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国内很多人拥有的第1台电脑就是方正,这家企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还被央视怒赞。当时方正的副董还立下目标,称要在三年之内赶超联想。自此之后,方正集团就朝着这个目标开始努力。年,企业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企业通过疯狂的买买买模式,不断地扩张规模。到年,方正集团的营收成功超过了亿,与联想的差距只剩下40亿。那个时候的北大方正电脑销量稳居全国第二,还成为了国内最强校企。年的时候,国内校企6成的盈利金额都被方正占据。年对于北大方正而言,可以说是一段辉煌时期,因为这一年企业年收入高达亿元,并且还有6家公司成功上市。
但自此之后方正集团开始走下坡路,短短三年的时间,企业的负债金额就高达多亿,年,北大方正彻底跌落神坛。昔日辉煌的企业,瞬间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反面教材。无奈之下,集团只能申请破产重组。北大方正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境地?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贪。其实在方正集团发展到巅峰时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年,李友身为当时方正集团的CEO,不仅没有把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还总想着怎么去贪。期间经常与他人进行非法勾当,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李友锒铛入狱,还面临着7个多亿的巨额罚款。
方正集团的问题不止这一个,除了不作为的高管之外,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存在问题,最关键的就在于盲目多元化。与其说方正集团是在走多元化的道路,倒不如说是在盲目砸钱扩张。身为高技术企业,方正集团没有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与人才,反倒是在实施多元化战略之后,开始往一些不相关的行业发展,从地产到金融再到教育行业,都有方正的身影。
钱砸进去之后,北大方正确实扩张了。但集团并没有从这些收购来的企业当中,为自己找到盈利的方案。最终方正集团只能被这些负债拖垮,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魄,北大方正的名声也彻底没了。
华尔街英语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是知名成人英语品牌“华尔街英语”,在年教培行业大洗牌的背景之下,基本上没有哪家培训机构能够逃过此劫。
华尔街英语创立于意大利的成人培训机构,0年的时候在北京国贸商城开了第1家店。这家店位于黄金地段,环境宽敞明亮,很容易就能够吸引消费者。华尔街英语抓住了国内英语学习的热潮,不断开拓中国市场。发展的巅峰时期,光是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就能够达到10亿元。虽然这些年来,华尔街英语一直在飞速扩张发展,学费定价也不低,但自身的服务和质量并没有提高。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员对其表示不满,负面声音越来越多。
就在去年6月份,因为虚假宣传的问题,华尔街英语被罚了万。但处罚之后,这家培训机构的问题并未减少。部分学员表示,华尔街英语存在诱导学生分期贷款的行为。还有媒体报道该培训机构经常鼓吹英语焦虑、不退款等等。据了解,截止到去年8月12日,某投诉平台上收到了多条关于华尔街英语的投诉,其中多数都是不退款的问题。
除了学员之外,该培训机构的员工也面临着严重的拖薪问题。相关人士表示,截止到年8月,华尔街英语已经拖欠了整整三个月的工资。实际上在此之前,华尔街英语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自疫情爆发之后,先是陆续关闭全国的门店,接着又开始大量裁员。随后就有媒体曝出华尔街英语可能面临破产的消息。
从这些情况来看,华尔街英语的没落似乎要归咎于疫情。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其自身,在盯上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之后,华尔街英语只注重量的发展,却忽略了质的提升。一味地欺骗消费者,一点点消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让华尔街英语一步步消亡的不是疫情也不是“双减”,而是它自己。
华谊兄弟
曾经的华谊兄弟,在影视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影视行业发展最疯狂的十年,华谊兄弟成功收割了第1波红利,还成为了A股影视行业第1家上市公司。最风光的那几年,华谊旗下拥有位艺人,跟成龙、冯小刚等人都有合作。作为影视行业的“老大哥”,华谊兄弟在票房上的成绩也很漂亮。从《手机》到《唐山大地震》等上百部优质影视作品,都出自华谊兄弟之手。那个时候的王中军还在做着迪士尼梦,甚至直言华谊未来可能比迪士尼还要更丰富。
那个时候的华谊兄弟,确实是只手撑起了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年,华谊兄弟的市值将近亿,而这也成为了他的巅峰时期。但自从年开始,经营业绩就开始直线下滑。年公司营收下降了3.34%,年直接达到了41.18%,年再次下降33.14%。这三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11.69亿元,39.78亿元,10.48亿元。年的华谊兄弟更是今非昔比,就连华谊大厦也变得空空荡荡。巅峰时期的亿市值,在连年亏损之下,只剩下了多亿,王中军的迪士尼梦彻底破碎了。
国内影视行业的“老大哥”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究竟是真的老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华谊的没落与北大方正类似,最大的错误就是多元化布局。虽是影视巨头,但王中磊却没有把重心放在电影制造上,偏偏要搞什么多元化。在年华谊兄弟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上,王中磊提出了“去电影单一化”的想法,当时台下的冯小刚还回应了一句“我决定不当导演了,跟着你一起去搞房地产”。这场庆典之后,华谊兄弟真的开始去电影单一化了。
在开始实施这个想法之前,华谊兄弟的定位一直都是影视娱乐公司。但在年之后,除了影视娱乐之外,公司还多了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也正是在同一年,华谊兄弟失去了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一个新的转折点就此出现了。4年的摸爬滚打,并没有让王中军离他的迪士尼梦更进一步,反倒是让整个公司都走上了下坡路。年,王中军又提出要让华谊兄弟重新回归到电影主业。可惜的是在这一年发生了“阴阳合同”事件,华谊兄弟陷入到了这场风暴当中。
虽然年的《八佰》斩获了全球票房第一,但对于连年亏损的华谊兄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如果当初没有一错再错,华谊的今天也不会是这般模样。
莲花味精
接下来这个品牌的产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用过,巅峰时期还一度超越了日本调味品巨头味之素,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说的这个品牌就是莲花味精。哪怕是现在,一说要去超市买味精,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莲花这个品牌。
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国内的调味品还比较稀缺。随着改革开放,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这个时候成立了。在政策推动之下,莲花味精很快就发展成为了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巨头。年上市之后,莲花味精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随后还获得了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商标保护战略示范企业等多项殊荣。年6月,该品牌已经连续八年入选“中国强最有价值品牌”。
但就在去年,莲花味精传出了商标拍卖的消息。阿里拍卖消息显示,莲花味精集团将对持有的24枚“莲花”相关商标进行公开拍卖。此消息一出,立马引来了众人的争议,昔日的调味品大哥,以后难道要靠拍卖商标度日了吗?莲花味精到底怎么了?
实际上莲花如今的局面早有伏笔,虽然年顺利上市,但之后的发展并不顺利。从年开始,公司就出现了亏损,那年净亏损额就达到了1.45亿元。同年8月,莲花味精被查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笔资金从最初的2.95亿一直涨到了10.07亿。
9年,莲花味精集团又陷入了债务纠纷,最终公司拿出了万股股份作为抵押。接下来几年的发展更为坎坷,从年到年,企业营收直线下降,分别为18.53亿元、17.29亿元、17.03亿元、16.55亿元。其中在年的时候,莲花味精因为持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这家企业走到这个地步,内因外因都有。从自身因素来看,身为一家调味企业,莲花味精的产品较为单一,但公司并没有在产品的多元化方面投入太多,反倒是将重心转移到了产业的多元化上,长此以往自身的竞争优势也逐渐消失,而其他产业的扩张却毫无起色。从外界因素来看,莲花味精忙着扩张的时候,太太乐已经一步步夺走了它的味精市场,鸡精虽然是一款新产品,却也很快就被大众接受。
虽然现在莲花味精在调料业还有一席之地,但当初的辉煌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如果继续亏损,企业恐怕都很难发展下去了。
爱奇艺
最后这个企业名气就更大了,说到视频平台,相信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腾讯、优酷、爱奇艺。作为业内三个巨头,他们的发展趋势却完全不同。去年爱艺奇几次登上热搜,只不过都是负面新闻,从中不难看出用户对这个视频巨头的怨声越来越多。爱奇艺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偏离的视频的赛道,而是想尽办法收费,从一次次上调会员费用到电视剧按集收费,再到承办偶像综艺,诱导粉丝投票花钱,除此之外,爱艺奇还拉长了片头广告,最长的达到了3分钟,只要是能收费或者赚钱的,爱奇艺基本上全都试了一遍。不过,就在爱奇艺凭借着偶像综艺发展的火热之时,官媒一纸禁令,爱奇艺的这条路被切断了,随后各种声讨不断,用户积压已久的情绪全都爆发了出来。
面临重大转折的爱奇艺,最终也没能逃过裁员这一劫。年12月的第一天,对于爱艺奇的每一位员工来说都异常难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被裁掉的风险。如此境地的爱奇艺,不禁让人想到CEO龚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要把爱奇艺打造成为中国的奈飞。可惜的是爱奇艺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如今只剩下员工和用户的哀声怨道。
同为竞争对手的腾讯视频背后有着强大的腾讯系,优酷视频虽然这几年有些消沉,但也依附于阿里巴巴,而爱奇艺的靠山百度,也同样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成为中国的奈飞,岂是一句话那么容易?#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