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味道鲜美,但使用不当将导致肥胖等危害
鸡精是使用十分广泛的调味品,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用,有的甚至每个菜都要使用,不用就觉得没有味口,有的厨师没有鸡精就做不出菜来。
很多人认为,鸡精是鸡肉的提取物,这是望文生义,是不科学的。其实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不过鸡精比味精更鲜。按根据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合格的鸡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量不应少于5‰,鸡精中的其他成分是核苷酸、食盐、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鲜剂、香精等,每百克鸡精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能少于10.7克。鸡精是提高菜肴鲜味的有效添加剂,但毕竟是化学产品,使用不当的话,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造成健康隐患。
造成肥胖。鸡精虽然鲜美但几乎没有营养,鸡精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胖。经常听见有人抱怨,一天到晚没吃多少主食,大部分都是吃的蔬菜,可是体重依然控制不了,笑称自己喝凉水都长胖。其实,这种情况要检查一下是不是蔬菜中鸡精放多了。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鸡精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在炒菜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菜肴的鲜道,往往加入大量的鸡精,忽视了鸡精中的钠离子,但同时并没有减少食盐的使用量,容易导致钠离子过量,时间一长,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致癌物。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在超过℃的时候,容易转变成一种可以致癌的物质——焦谷氨酸钠。普通的炒菜的温度一般不超过度,所以不会有风险。但是油炸食物的温度可以达到度左右,如果在油炸食物时加入鸡精,则会产生致癌物。现在,油炸食品大行其道,为了提鲜,往往还加入了大量的鸡精,大大增加了致癌的风险。
那么,如何既能用鸡精提鲜,又避免鸡精的不足呢?主要注意二个方面:
1.注意烹调方式。我们知道水沸腾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所以尽量增加以水为媒介的烹调方式,比如汆、蒸、煮、炖。降低烹调温度,就可以降低鸡精味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由此降低致癌风险。
2.延缓放味精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味精都是在菜出锅之前,而因为炒菜时油的使用,一般菜出锅前的温度都是很高的,建议炒青菜时,关火十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候,关火两分钟以后放味精。这样锅中的温度降低,也降低了风险。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