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味道越香越危险中国青年报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

前不久,香港消委会举行记者会,公布了近期对婴儿配方奶粉及薯片、虾条等香脆零食样本的检测结果。

其中,15款奶粉样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且有9款具有可致癌的环氧丙醇,有9款样本测出含有缩水甘油酯(GE);而77款香脆零食样本中,有70款含可致癌的丙烯酰胺。

看完这个新闻,妈妈们着急地看着宝宝的奶粉罐,宅星人默默放下了手里的薯片,这些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这些致癌物到底是什么?

先来认识下检测出的几种有害物质:

1.致癌物

环氧丙醇,也叫“缩水甘油”:主要用作天然油和乙烯基聚合物、破乳剂、染色分层剂的稳定剂,还被用于表面涂料、化学合成、杀菌剂等。

丙烯酰胺,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和烤制过程中产生的。

2.污染物

氯丙醇是一类食品污染物,特别是在酱油、醋、鸡精等调味品中污染水平较高,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中氯丙二醇(3-MCPD)出镜率最高。

零食中为何有这些物质呢?

其实,它们都不是人为添加进去的,奶粉、零食中之所以会有它们,这跟油脂有关,因为它们是油脂加工过程中的产物。

虾条和薯片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精炼植物油。植物油在精炼过程中通常要经过高温处理,高温作用会生成一些副产物,缩水甘油酯和氯丙二醇就是最常见的两种。

所以,只要使用了植物油,食品中就会或多或少带入氯丙二醇和环氧丙醇,不光零食有,我们吃的油条油饼中也有。

丙烯酰胺的生成,和“美拉德反应”相关,这个词大家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烤肉、烤面包等,这么香、颜色那么诱人,都是美拉德反应的作用。

食物里基本都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丙烯酰胺。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物,比如烤肉、油条、油饼中都有丙烯酰胺的身影。虾条薯片主要是用含淀粉食物,经过烘焙做出来的,不可避免的也会有。

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有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一定致癌性;并且能够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但是,目前并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它会导致人类癌症,正因如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后将它定为2A类致癌物,意思是潜在致癌物。

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每个国家的数据也有差异,但我们总体上吃进去的丙烯酰胺并不多。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20~30微克,我国的平均摄入量大约是18微克(以60公斤体重计),这个摄入量总体来说是很安全的,不用太担心。

环氧丙醇在多种食物中都有,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评估认为其摄入总量较高,多数人都面临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婴儿奶粉,因为它是婴儿的唯一食物,环氧丙醇带来的风险“尤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6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