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了会致癌,鸡精更健康原来我们都错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5410900.html
味精是化工合成的?味精有毒不能吃?味精吃了致癌?味精吃多了会掉头发?味精会影响儿童智力?关于味精的民间说法真的是众说纷纭,味精真的是有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吗?
其实很久之前,大家都还经常使用味精,给食物提鲜味。后来,鸡精横空出世,当人们看到鸡精的包装上那一个个饱满的鸡,认为鸡精就是从鸡肉里提炼出来的。由此,味精是化工合成的,有害身体健康,常吃还能致癌,鸡精则是更加健康一些。
然而,这些年我们都被骗了,味精才是真正的纯天然,而鸡精不过是是味精披上了黄金甲,也就是说鸡精里的添加剂会更多点。
味精的起源要追溯到年,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这个东西尝起来像许多食物中的鲜味。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味精”。
现代鸡精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乃至于废糖蜜,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原料”。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质,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也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种物质。
那么备受赞扬的鸡精呢?很多鸡精广告,也是“炖母鸡”汤的画面,不就暗示了,鸡精的原料就是鸡吗?朋友们,这完全是误导啊。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恰恰是味精,吃鸡精等同吃味精,甚至鸡精内的添加物更多一些,比如鸡油、核苷酸二钠、其他香辛料等。
在鸡精基础配方表中,出现了多种的原料名称,细看每项,不难发现,含量最多的竟然是之前被摒弃的味精(MSG或称“谷氨酸钠”),配比高达百分之四十,关于鸡的成分占百分之十不到。
味精有害健康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说谷氨酸钠会脱水变成致癌物质、吃多了会脱发等都是没有证据的谣传。味精是用淀粉、蔗糖等原料发酵生产的,其成分谷氨酸钠是食物中普遍存在的,其实才是“天然的调味品”。
味精虽然是没毒的,但是你知道味精的正确使用方式吗?话说回来,即便使用方式错了,也不会致癌,只是没有了鲜味而已。
1、出锅前放味精
味精遇热(℃)会变成焦谷氨酸。网传味精致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事实是,焦谷氨酸没有致癌性,只是没有了鲜味。
2、凉拌菜热水溶解后放
味精在80~℃时才有提鲜的作用。凉拌菜温度低,直接加味精,不能化开,一粒粒白色味精颗粒没有鲜味,还影响美观。
3、自带鲜味的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海鲜、鸡蛋、蘑菇、茭白等等食材,本身含有谷氨酸,自带鲜味就不用画蛇添足了。
4、有醋没味精
食物加醋后带酸性,味精不能溶解,鲜味大打折扣。再说了,糖醋里脊、醋溜排骨已经够酸爽了,就不能放过味精吗?
上一篇文章: 无论做什么菜,都可以加一点它,提鲜可比鸡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