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肉或已泛滥忠告4种肉尽量少吃,请
导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人们对于食品的选择也慢慢丰富起来,充足的市场供给,不仅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追求,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比如肉类食品就是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可以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力,让人变得更加强壮,这是蔬菜类食品无法替代的。
当然,随着市场上肉制品种类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些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就耍起了小聪明,往肉类里面注胶,以此获得更大的利润。
一、什么是“注胶肉”?
注胶肉指的是往动物体内注射可食用胶,比如黄原胶或卡拉胶,不良商家将这种化学物质与水混合成胶,将其注射到动物身上,利用这些胶的保水性和凝固性,达到“锁水”的目的。
猪、牛、羊被注胶后,其肉质“锁水”率能提高约20%,达到增加体重,扩大销售利润的目的。有些商家甚至还向肉中注射防腐剂和盐,让肉质看起来更新鲜,从而避免注胶肉变质。尽管卡拉胶和黄原胶属于可食用胶,但长期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
二、吃注胶肉有哪些危害?
“注胶肉”与“注水肉”有些类似,只不过给肉类注射的物质不同罢了。虽然两种肉类都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但相比较而言,“注水肉”危害程度要小得多。
因为“注胶肉”里面含有大量食用胶,进入人体后很难被消化,而且还会增加人体肠胃负担,诱发各种疾病。不仅如此,“注胶肉”中还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食用,会增加人体感染病菌的概率,导致免疫力下降。
三、“注胶肉”或已泛滥?忠告:4种肉尽量少吃,请转告父母
1、火锅丸子
火锅丸子作为火锅伴侣,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种类丰富,比如虾球丸子、鱼丸、撒尿牛丸等,关键这种丸子口感还很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丸子中肉类成分含量较低,主要是由鱼肉、鸡肉、猪肉肉末等混合制成,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明胶、淀粉、稳定剂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营养价值,而且吃太多还容易发胖,所以,平时尽量少吃一些。
2、廉价牛排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牛排也越来越常见,通常情况下,高品质的牛排价格较高,需要花费数百美元。有些人为了图便宜,经常在网上淘一些便宜牛排,据说味道还很不错。
实际上,这些牛排品质并没有保障,大多也是用食物胶、碎肉做成,虽然外观和牛排差别不大,但消费者很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不良商家正是抓住消费者这种心理,然后趁虚而入,谋取利润。
3、烤肠
烤肠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无论是各大超市还是学校,或者街道,随处都能看见烤香肠的身影,这也是许多人最美好的童年会议,吃一口热乎的烤肠,内心幸福感满满。
烤肠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在1-5元左右,但品质很难保障,大多属于三无食品,而且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淀粉和注胶肉。虽然短期内不会严重损害健康,但长期食用,不仅会导致肥胖,而且还会增加患病风险。
4、鸡柳和鸡排
炸鸡柳和炸鸡排也是较为常见的美食,口感圆润、外形金黄、气味诱人,很多人都无法抵挡炸鸡的诱惑。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炸鸡的材料并非全部用的是鸡肉。
有些鸡柳和鸡排是用鸡肉碎混合制作而成,有些商家为了让炸鸡口感更好,往往向里面加入鸡粉、鸡精、食用胶和其它添加剂,经常食用同样会诱发高血脂、肥胖等症状,同时还会增加肝脏、肾脏代谢压力。
四、购买肉类时遇到这种情况不要买
1、米猪肉
购买猪肉时,如果发现肉制品上有米粒状物体时,就不要买了。这种米粒大多是绦虫类寄生虫所致,大多存在于猪肉的肌纤维中,食用这种猪肉很容易对人体肠胃造成损伤,增加患病风险,不建议购买。
2、猪肉按压后无弹性
购买猪肉时,不妨先按一下,如果猪肉弹性较差,表面出现明显凹陷指纹,而且回弹能力不足,那么就说明肉类已经放置很长时间了,这种肉类就不要买了。
3、粘性猪肉
买猪肉时,可以用手指先捏一捏,如果感觉肉质黏糊糊的,说明肉质已经存放很长时间了,可能已经变质,长期食用,或不利于身体健康,最好不要买。
4、猪肉有异味
如果猪肉存在异味,那么表明肉质已经变质了,即便价格再便宜也不要买,以免损害健康。
5、猪肉呈酱红色
如果发现猪肉呈现出酱红色,也说明猪肉存放时间较长。正常情况下,猪肉颜色较为鲜红,如果颜色不正,或呈现酱红色,尽量也不要买,或不利于健康。
结语:肉类品质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购买品质有保障、质量信得过的肉制品,不要贪图便宜买一些价格低廉的劣质肉类,毕竟金钱有价,健康无价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