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长期使用真的会致癌吗
你平时炒菜会用鸡精或者味精吗?作为厨房常见的调味品,长期使用真的会致癌吗?二者之间究竟谁的危害更大?
20世纪初一位叫作池田菊苗的日本化学家在喝海带汤的时候发现特别的鲜美,甚至有种上头的感觉,为了弄清楚汤品鲜美的理由,身为化学家的他肯定要研究一番。终于,在反复做了多次实验后,他从海带里提炼出来了一种美味的来源——谷氨酸钠,并成功地提取出来,取名为“味之素”。
年,味之素传到了中国,为了打破日本人对味精制造的垄断,我国科学家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制造出了自己的味精。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味精算得上是奢侈调味品,就像现在的LV、香奈儿一样,重点是这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如此来说,味精曾经也是一度过得十分辉煌。直到年,味精的争议开始了,当时一位美籍华裔医生发表了一篇关于味精有害的论文,其中提到,他每次去美国的中餐馆,就餐回来后总觉得不舒服,比如心跳加速、体力不支的状态,他猜测可能菜品中放入了味精导致的。
池田菊苗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味精有害的言论在国外迅速传播开来,以至于最后国外的中餐馆不得不发出声明,不在任何菜品中加入味精才肯罢休。那么问题来了,味精真的有害健康吗?
我们先来说出结果,世卫组织确认它是安全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确认他是安全的。味精的成分十分单一,它是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物质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后提炼而成的,并不是用化学方式而得来的。人们之所以认为味精不健康,是有人提出,当味精被加热超过℃时,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焦谷氨酸钠的物质,它会致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只有在温度超过℃时,味精才会产生焦谷氨酸钠,然而,这一物质并不是什么影响健康的东西,只是会让味精失去体现的作用,并不存在致癌的风险。为此,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联合专家组还对味精进行了审查,结果表明,只要合理规划味精的摄入量,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而和味精有着同样作用的鸡精又是什么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鸡精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又添加了一些淀粉、食盐、增味核苷酸以及其他香料,属于一种复合型调味料。其中增味核苷酸和谷氨酸钠结合后会产生更大的鲜味儿,因此,鸡精的确要比味精更香。
那是不是鸡精的危害要比味精大一些呢?其实味精吃了掉头发,鸡精吃了会致癌,这些都是谣言。并且世卫组织已经表明,味精和鸡精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要知道这两种调味品中的钠离子含量都比较高,一旦人体大量摄入这些钠离子,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在日常炒菜的时候想要加入这些调味品,一定要酌情考虑,适当添加,毕竟味精、鸡精在高温的作用下,本身就含有核苷酸成分,很容易变成核苷酸酶所降解,这就容易形成焦谷氨酸钠,最终就会让食材的鲜味儿大大降低。
那么味精鸡精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这里做个小调查,大家平时炒菜都是什么时候放鸡精味精呢?其实出于味道的考虑,可以在菜品马上起锅的时候加入味精,或者是在70~90度的时候就加入味精。当然味精、鸡精并不是放得越多越好吃,因为有些食物本身就自带鲜味儿,比如海带、海鲜等,再加入鸡精反而画蛇添足,最关键的一点是,一些特殊人群并不适合吃味精和鸡精,包括孕妇、老人以及婴幼儿。当然了,正常人每天的摄入量也应该控制在6g以内!
有不同观点请评论指出,感谢大家阅读,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