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里老加这东西,宝宝被你害惨了宝宝

辅食不懂怎么添加?

宝宝吃饭爱挑食?

营养均衡和多样化的辅食

在这里你都能找到

黄妈的个人02

宝宝该不该吃盐

宝宝辅食微课堂开播一年多了,每天都会收到上千条宝妈的留言和咨询。黄妈粗粗地统计了一下发现宝妈们问得最多、最有争议的就是关于“盐”的问题?

宝妈们关于“盐”的苦恼,

黄妈也是深有感触,

那么

到底该不该给宝宝的辅食加盐呢?

什么时候加?能加多少呢?

黄妈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扒一扒

这个“有点咸”的问题()!从

吃盐是为了摄入钠

从营养角度来讲吃盐就是为了摄入钠离子。

钠离子是人体重要的电解质,能够调节机体水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护神经系统、心脏、肌肉的正常运作。

如果人体长期缺乏钠,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乏力的状况。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低钠血症。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钠含量是mg,相当于6g盐。(小贴士:1g食盐=mg钠)

宝宝每日所需钠含量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

()中国居民膳食矿物质

(每天的)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注意哦,这是每天的摄入量!

钠的单位是mg毫克。

一天只需要摄入这么多就很适合了,

再多就过量啦!

一岁内宝宝要坚持无盐

敲黑板划重点↓

●0~6月龄婴儿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取足量的钠,而且配方奶中的钠含量还要高于母乳。

●7~12月龄婴儿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中获取钠之外,还可以从辅食中获取钠。

例如,1个鸡蛋中含钠71mg;g新鲜瘦猪肉中含钠65mg;g新鲜海虾中含钠mg。

平时注意均衡喂养,完全可以满足7~12月龄婴儿钠的适宜摄入量mg/天。

所以不!需!要!额外给一岁内的宝宝加盐!

常见食物中钠的含量(mg/g食物)

三岁内宝宝要坚持少盐或者无盐

敲黑板划重点↓

●1岁并不是宝宝加盐不加盐的分水岭。只要宝宝身体状态好进食正常,没有必要刻意添加食盐。

3岁之前不加盐,可以让宝宝更好的体会天然食物的味道,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这对日后宝宝的饮食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还可以降低日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要知道,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3.3亿,而且年幼患者也在不断出现。

所以,别只以为

1岁以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加盐!

还要知道

3岁以内的宝宝也要少盐甚至无盐!

过量食盐危害大

过量的摄入盐,危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现在”,还会长远的影响孩子的“将来”。

●影响婴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摄盐过多会影响锌的吸收,并增加钙等其他矿物质的排泄。导致宝宝缺锌缺钙,进而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

●影响婴儿的心肾功能。宝宝的肾脏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不足以代谢掉过多的盐。摄盐过多会同时加重肾脏和心脏的负担,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影响婴儿大脑。过多的钠含量摄入,会造成高血钠症,导致脑部功能障碍、混乱。

●影响婴儿口腔黏膜,削弱身体抵抗力。摄盐过多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并导致唾液里所含的溶菌酶的数量减少。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如果减少会降低口腔对细菌、病毒的防御功能,从而削弱宝宝的抗病能力,宝宝更容易生病。

●影响婴儿的味觉发育和饮食口味。宝宝的味觉极为灵敏,只要一点点盐,他们就会感觉很有滋味。摄盐过多的宝宝即使感觉很咸,但由于不会表达只能慢慢适应这样的咸度,最终口味变得越来越重,味觉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影响心脑血管,更易患上疾病。从小养成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后,持续过量摄盐,时间长了很容易引起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再次强调↓

过早和过量食盐对宝宝的危害很大!

我们提倡三岁内的宝宝不加盐或者尽量少盐,

这样能避免过量食盐对身体机能上的伤害。

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口味习惯,

打下一生的饮食健康基础。

警惕食品中的“隐形盐”

生活中除了盐里含有钠,还有许许多多隐藏在各种方便食品中的“隐形盐”,都会有很高的钠含量!

黄妈分享些平时逛超市时拍的食品标签照片,一起看看这些所谓的儿童食品中到底加了多少钠?埋了多少坑?

1-儿童面条里的坑

这两款超市里在卖的儿童面,每克中钠含量分别为左边mg,右边mg,钠的营养素占比分别是60%和40%。

●假设,宝宝每天摄入克面,那么就会摄入mg或mg的钠。按膳食指南中的推荐量(7~12个月婴儿每日钠摄入量为mg;1~3岁幼儿为mg)来比较,这个数值过高了!

●现在很多面条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延长保存时间,保证口感一般会添加较高的盐分。宝妈们在购买宝宝面条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火眼金睛哦。

2-儿童肉松里的坑

●这两款儿童吃的肉松,左边的钠含量是1mg,营养素占比NRV%70%;右边的钠含量是mg,营养素占比NRV%46%。里面的钠含量也是相当高的。

●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吃的粥或者面条里加了这些肉松,宝宝不知不觉间就会吃进许多钠量。而且“咸美”的味道,会很容易让宝宝习惯这口味,要是下回妈妈们不加这种肉松了,小家伙可能都不吃辅食了。

●所以,妈妈们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自己做肉松吧,钠的含量和口味会更适宜小宝宝。(制作方法,可以参考黄妈后面推荐的链接)

3-儿童零食里的坑

●实际生活中,带宝宝走亲戚或是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春游,还会很容易让小朋友吃到一些零食,里面也含有很高的钠量。

●比如上图的两袋零食,左边的钠含量mg,右边的钠含量mg。如果不给小家伙限制量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吃过量。

●吃多了这些含钠量很高的零食,小朋友的身体会需要更多的水份去代谢掉这些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份的话,身体就会调动自有的水份来排出汗液、尿液以代谢掉这些钠,所以身体会很容易感觉口渴。并且如果吃太多高盐的食物,即使4岁的儿童,血压也会升高,并增加其今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4-最坑的还有这样

●有时候我们还要小心商家在标签上挖的“坑”。如果我们平时都是以g食物中的钠含量来比较的含钠量高不高的话。那么,遇到上面两袋零食的标签标注方法时,就一定要及时换算下。

●这两袋零食的钠含量是基于“每份”的量。每份的实际量分别是75g(含钠mg)和70克(含钠mg),折算成g食物中的钠含量会是mg和mg,比实际看到的会高很多哦!

黄妈来支招↓

●按照我国的食品标签法,食品标签上需要标识每g食物中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并且需要标识每种营养素在全部营养素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NRV%。

●如果钠的NRV%比较高,特别是远高于能量的NRV%时,说明这种食物的钠含量较高,最好少吃或是避免食用。比如,钠的NRV%超过30%的食品就不要购买了,钠含量低于5%NRV的食品最佳。

我们一定要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

在为宝宝选购食品时,千万要注意选择

低钠!低盐!的产品!

让宝宝能够尽可能的远离“隐形盐”!

不吃盐真的会没力气吗?

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个大误解哦((/--)/!

●旧社会普通老百姓很难吃到盐,还要每天做着繁重的体力活动,大量的流汗也会带走很多的盐分。这样时间久了,人体流失的钠得不到补充,不吃盐的确是会没劲。

这往往就是老一辈认为“不吃盐,没力气”的道理由来。

●但是,我们生活在食物来源空前丰盛的现代,大量的机器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般人只要保证均衡的饮食,钠的摄取量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食盐来补充。甚至还需要控制食盐的添加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钠而增加心肾负担,导致健康问题。

不吃盐辅食味道太淡

这也是个很大的误解哦-_-!

●其实是我们大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宝宝的味觉是从零到有不断地开发的。而且宝宝的味蕾比我们大人要敏感许多,对调味品的刺激也是非常的灵敏的。

过早的给宝宝添加盐或其他调味品,不仅会让宝宝早早地对食材的原味失去兴趣,还会干扰宝宝的味觉发育。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日后挑食偏食的坏毛病,影响生长发育。

●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懂得酸甜苦辣,都是后期慢慢认知的。如果宝宝从来都没接触过含盐的食物,就根本不知道盐是什么东西,又怎么会拒绝不加盐的食物呢?所以,任何食物只要展现它本身的味道就好。不放盐不放任何调料,宝宝也绝对能吃的津津有味哒!

辅食不吃盐照样有味道

食物中不加盐,那该怎么做让宝宝吃的津津有“味”呢?

●其实宝宝吃的辅食中,许多食材本身带有天然的“酸、甜、苦、辣、鲜”,宝妈们一定要善于利用天然的调味料。

●宝妈们可以将这些食物打成泥,或者剁碎或是做成粉,可以加到米粉、粥、面或是糕点、馒头、软饼中。再加上漂亮的造型或是可爱的摆盘,对于小宝宝来说已然是一道视觉和味觉上的“美食”啦。

黄妈之前推送过的几道类似“调味品”辅食

击图片就可以查看对应食谱和视频

自制虾肉松

三文鱼肉松

自制香菇粉

牛肉高汤&牛肉松

健康鸡肉松

自制番茄酱

宝宝牡蛎粉

自制夹心鱼丸

一个橙子两种做法

不一样的虾滑条

已经吃盐了还能恢复清淡吗?

哎r(snt)q实话说,难!

●但还是有可能改变的!这需要宝妈宝爸统一信念,全家一起配合,依靠耐心和坚持才能成功帮宝宝纠正口味。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试图一下子就完全改变宝宝的嗜咸口味。只能一点一点的,逐渐减少宝宝辅食中的盐含量。

●假设之前是加1勺盐的,那现在先加3/4勺持续个4~5天;再减少到1/2勺再持续几天;接下继续减少盐量1/4勺、1/8勺,循序渐进直到一点盐都不加。

此外,在减少盐分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些上面提出的“天然调味料”来增加宝宝辅食的味道,让宝宝在不知不觉间恢复到清淡无盐的口味。

黄妈的几个唠叨

1-含碘盐中能提供的碘,宝宝也能从母乳或配方奶和辅食中获取。之前有几位宝妈提出过一个不同的看法:觉得给宝宝吃含碘盐其实还能补充碘元素。这些宝妈都很细心!但是,0~6个月龄宝宝在母乳或配方奶中就能获得适宜量的碘;7~12个月龄的宝宝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之外,也能从各种海产食物中获得大量的碘,例如虾仁、鲜海带、紫菜、虾皮等等海产食材中就含有大量的碘。所以,并不需要额外添加含碘的盐哦!

2-和长辈说盐的危害,可以利用第三人称方法。建议千万不要很直接的指责长辈的错误。可能很多宝妈,一看到长辈给孩子辅食加盐了,就会立马忍不住说“妈,我都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别给孩子吃盐,你怎么就不听呢”。这么一说,其实很容易激起老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对指责的不满和愤怒上了。咱们可以换个容易接受的说法,比如“妈,你帮我们带孩子辛苦啦,您也别把自己累着啊。今天我听xx说(同事/亲戚都可以),他给孩子吃东西加盐了,结果被医生说了这样不好,咱们也要注意下好吗。”此外,宝妈们还可以在孩子去体检的时候带上长辈一起去,现场问下医生对吃盐的疑虑,让医生直接说给长辈们听。

3-开始做辅食后,不光是要注意不添盐,其他的调味料也不要放。比如,酱油、鸡精、味精,这些调味料里也含有大量的钠。也是生活中的“隐形盐”,添加习惯了不仅会让宝宝摄入过量的钠,也会变成偏咸的“重口味”,家长们一定要一并重视。

4-建议用“定量的!餐时加盐!”的方法减少盐的摄入量。如果宝宝一岁了,家里已经加盐了,家长们要控制住每天盐的摄入量在1.75g以内(1g食盐=mg钠)。可以每天称好少于推荐量克数,在菜肴快做好的时候,或是等到菜端上桌的时候稍微放一点点搅拌均匀。这样就能对宝宝一天盐的实际摄入量心里有数。再配合上逐步减少盐量的做法,让宝宝慢慢恢复清淡口味。

5-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要让宝宝适应无盐的味道。宝宝吃的清淡是一生的好习惯,不给宝宝吃盐这并不是虐待,而是对宝宝的爱和保护!

关于盐的问题,今天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篇幅拉的有点长。只希望宝妈们看完之后能多些了解!也更希望大家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和家人一起统一战线!共同维护宝宝的饮食健康!

互动留言

你家宝宝是几岁加盐的?

你一直在坚持1岁内不加盐的原则吗?

来一起留言和黄妈说说吧!

我们来一起吐吐槽#%*&

或是接受下大家的手动点赞√

瓜子已准备好啦~就等你来聊聊嗑!

下一个话题

我们一起聊聊关于“宝宝便秘的问题”,宝妈有问题可以先给黄妈私信。说不定,你遇到的问题,正好也是其他妈妈在苦恼的问题!到时候黄妈会把大家的一些问题集中在推送中作回答!

分类查看过往食谱

补铁◇补锌◇感冒

米粥◇米饭◇调味

面条◇饺子◇面点

肉类◇蛋类◇肝脏

绿叶◇根茎◇菌菇

米糊◇泥状◇奶酪

虾类◇鱼类◇贝壳

饼干◇甜品◇加餐

点击上述中的文字,查看分类

黄妈的个人02

原创真的不容易分享转发?黄妈是举双手欢迎啦78不经授权就流氓转载?信不信我举平底锅7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1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