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精不吃味精别傻了
为顺应健康饮食的潮流,消费者纷纷将味精抛弃,首选鸡精作为调味剂,其原因是味精有害,而鸡精原汁原味、更营养更健康。然而,鸡精健康论只是商家创造的“阴谋”。
鸡精到底是那么?
其实,鸡精的全称是鸡精调味品,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化学调料制成的,因其有鸡肉的香味故称为鸡精。而鸡精中味精的含量占到了40%,盐则占10%。也就是说,鸡精与味精并无多大区别。
味精最早是由日本人在海带中提炼而来,其本质是谷氨酸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杜松明介绍,味精即谷氨酸单钠结晶而成的晶体,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酸细菌发酵产生出来的天然物质。鸡精之所以比味精更具浓郁香气,是因为含有呈味核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二钠本身具有调味功能,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食物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丰满,香味更浓郁。
鸡精为何如此受欢迎?
鸡精能够成功抢占市场,得益于其褒己贬异的营销方式。
为抢占味精这一庞大市场,鸡精采取了定位战。从商品名称——鸡精,到包装——鲜润肥美的母鸡,再到广告词——鸡香更鲜浓,都牢牢与鸡联系起来,给消费者疯狂输出鸡精由鸡肉提取而来的错误概念。鸡精在给自己戴上“健康”高帽的同时,也给味精扣上了不健康、化学制品的帽子。这一营销模式,使鸡精成功地打入了市场,抢占了味精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为了吃得更健康,消费者也纷纷为鸡精买单。
味精是否有害?
味精有害只是味精商家的炒作。有些人认为味精吃多了掉头发,对脑子不好,担心其会产生致癌物质,这种说法并没有经科学的论证。上世纪两次大规模的研究,也未发现味精对人体有负面影响,味精吃多会口渴是因为其含有钠离子,鸡精吃多了就相当于盐吃多了。值得注意的是,味精不是以提供营养为目标的食物,不用去考虑其营养价值的高低,少量摄入对人体并无影响。为了健康而选择购买鸡精根本没有必要,鸡精的本质是复合香精的调味品,里面的鸡肉成分少得可怜。
鸡精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将自身定位为健康食品,从名称、包装、广告词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营销,于此同时给竞争对手味精扣上有害的帽子从而从其手中抢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通过定位营销取得成功的品牌有很多,例如农夫山泉、王老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