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是否可以完全取代味精烹饪期间,味精什

导语:鸡精和味精,都是我们家中常用的调味品,但随着一些“味精有害论”的说法传播,一些人对于味精的健康度也产生了怀疑,转而去使用鸡精,并且大有用鸡精取代味精的趋势。味精真的有害吗?鸡精是否真的能够取代味精?医生为您讲解。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味精的成分:

味精的主要成分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谷氨酸钠,这也是争议的来源,很多人认为,长期食用谷氨酸钠,会破坏人体的内分泌平衡,继而诱发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症状。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根据医学的角度来说,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的添加量,是有国家在背后监督,并且有严格的保证的。换句话说,每袋味精里的谷氨酸钠含量也都是合格的,并不会超标并且对人体有害。

另外,谷氨酸钠本身也不是什么有害物质,它是谷氨酸的一种,和钠等元素合成而来,是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分解产物一种,也属于营养成分之一。只要适当摄入,对于身体并没有什么坏处。

再谈一谈鸡精:

这里先给大家辟个谣,很多人认为鸡精是用鸡肉浓缩而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鸡精和鸡肉联系起来,大多是商家的噱头罢了。

鸡精的主要原料,其实和味精一样,也是谷氨酸钠,然后添加一些鸡蛋,鸡骨头的浓缩提取物增加鲜味,继而进一步得出的产品。

换句话说,鸡精和味精的主要原料,基本上没什么不同。硬要说的话,味精属于发酵调味品,而鸡精属于添加调味品。

总而言之,鸡精和味精的成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只有个别的几种添加提取物有所区别,自然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差不多的。鸡精取代味精的说法,当然也是不成立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酌情选择。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鸡精和味精,只要是购买了合乎国家标准的产品食用,都是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害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谷氨酸钠本身是钠的一种,也属于盐分之一,还是建议不要摄入过多,营养元素均衡才是健康的保证。

虽然和大家理清楚了味精和鸡精的性质,两者都是无害的,但是在使用方法上,仍然有很多朋友遵循着错误的步骤。

我们就以味精为例,有些朋友为了保证食物的鲜美,总是早早地将味精加入,让谷氨酸钠充分的溶解在食物中,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

味精早加入和晚加入,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放味精最健康?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谷氨酸钠的性质:

根据食品科学研究的分析,谷氨酸钠具有不耐高温,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强等等特点。

如果我们在做菜的时候早早地将味精放入。味精中的谷氨酸钠成分就会过早的溶解在汤里,并且长时间的接受高温烹煮,结构破坏,提升鲜味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并且谷氨酸钠中的钠离子,也就是盐分,久煮过后也容易形成少部分亚硝酸盐,对身体健康不利。

但如果我们晚加入味精,其中的谷氨酸钠成分就不会完全溶解,并且在高温条件下时间不长,结构完整,自然也能更好的提供食物的鲜味,让饭菜更加美味。而且其中的盐分也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烹饪而发生转变,继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放味精,最美味最健康的时间,应该是在菜品即将成熟的时候作为最后一个调味料加入,然后盖上锅盖焖一分钟左右即可。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并且对错误的烹饪习惯进行改正。

不过,虽然我们辟谣了关于味精有害的谣言,但味精也不是万金油,什么菜都可以放的。有一些菜,放入味精,反而会破坏菜品的整体效果。

什么样的菜肴不适合加味精?

①含有大量肉类的菜

在肉类食物中,本来就有可以提供菜肴鲜味的物质,例如脂肪,氨基酸等等。在长时间的烹饪下,这些鲜味物质也会逐渐析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肉汤喝起来鲜美的原因。

而味精的功能,同样是提升菜品的鲜度,如果在做肉菜的时候加入味精,菜品过鲜就会转化成一丝丝的苦味,继而严重影响到菜品的质量。还请各位烹饪爱好者们能够注意。

②含有刺激性的食物

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大蒜,辣椒,醋等等,这些食材或者调味品,在加入菜肴后,本来就会掩盖住大部分的味道,并且我们主要也是冲着这一份刺激性的口感去的。

如果贸然加入味精,过于浓重的鲜味不仅会喧宾夺主,还容易中和甚至是破坏我们追求的一些刺激性的酸味和辣味,破坏我们的用餐体验,因此同样不推荐在这些食物中加入味精。

③腌制食物

很多北方的人家有做腌菜和咸菜的习惯,这里医生要提醒大家,腌菜和咸菜最好也不要放味精。

上文有提到,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同样也是盐分的一种,我们在制作咸菜或者腌菜的时候,本身就会加入比较多的盐来防止变质,这个时候再加入味精,盐分就会超标,超标的盐分摄入身体以后可能会引起渗透压失衡,久而久之会增加我们患得高血压的风险,为了健康,还请各位能够多多注意。

结语:无论是味精和鸡精,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必要纠结谁代替谁,都可以做出选择。并且只要购买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也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最后就是味精的一些弊端和错误使用方法,也请各位烹饪爱好者能多多注意,一定要让这小小的调味料,用在真正适合属于它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