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加碘26年,中国甲状腺癌人数不断增加
“老刘,你有没有听说隔壁李大娘最近确诊甲状腺癌了啊,她才50多岁就得癌症了,真是让人惋惜啊。”坐在马路阴凉地方的老头老太太又开始聊起了闲话。
“听说是他们家天天吃很多碘盐引起的,好像女儿还有甲状腺结节呢”。
这一句那一句的闲言碎语让老王听着心烦,“人家不是由于吃碘盐引起的,而且甲状腺癌现在早期治疗预后很好的,不要瞎说人家。”
老王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疑惑,吃碘盐会不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增加呢?到底该不该吃碘盐啊?
国家为了预防甲状腺相关疾病,确实自年开始实施了“食盐加碘计划”。除了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建议吃碘盐的。自计划实施以来,因为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确实有所减少,但不少人还是对“强制补碘”的做法耿耿于怀。
有一些人更是不顾劝阻地选择食用无碘盐,他们的说法就是“加碘的盐吃多了会导致甲状腺癌”。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质疑碘盐政策呢?碘盐对人体真的这么重要吗?面对碘盐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接下来医生来为大家一一解释。
一、全民加碘26年,碘盐对人体这么重要?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只有大脖子病的患者是因为缺碘,并不知道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若没有正确食用碘盐,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损害。
碘被称为生命元素,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但是我们自身很难生成,需要从外部获取。我国居民摄入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用水。其中,碘盐对人体内碘的贡献率平均达到了84.2%。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引起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会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
而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来讲,碘的需求量是明显多于普通人群的。若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氧,给胎儿带来一定的损害,如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严重的会导致呆傻症、聋哑、智力损伤等,因此碘还被称为“智力元素”。
由此可见,碘不仅对于成年人来说重要,对于刚出生的胎儿影响也是十分大的。中国营养学会年发布的健康人群碘推荐摄入量为:0到6个月,85微克/天;6个月到1岁,微克/天;1到10岁,90微克/天;11到13岁,微克/天;14岁及以上成人,微克/天;[1]
据报道,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胎儿先天畸形等,对于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的宝宝,缺碘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可见,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
我国实施全民加碘26年,碘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不少人严格遵守食用碘盐的制度,但近年来对甲状腺疾病的“高发”是否由于碘摄入过量引起的质疑层出不穷。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甲状腺疾病逐年上升是由于吃碘盐?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该病发病率甚至发展为“众癌之首”,近十年,每个人中就有18个人诊断为甲状腺癌。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发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患者更多。这么高的发病率是否与吃碘盐有关?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与碘摄入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专家指出,“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升高的现象没有关联”。
当今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上升,有研究表明,当前甲状腺癌的高发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筛查不足,且与高分辨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性癌或微小癌的诊断相关。[1]但是目前,关于甲状腺癌的准确病因尚不明确,但已知的是环境、饮食、电离辐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影响该病的发生。
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和多结节率随着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女性较常见,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的特点,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
通过上面的解释,相信大家也更加清楚了。大家在听信谣言时要理智对待,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一般不要轻易相信。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辨别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大,这样可以做到早期诊治,同时不会引起自我恐慌。
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症状有:喉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音困难或声音嘶哑,由于结节急剧增大引起疼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诊治,可以通过B超或进行穿刺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手术、微创技术和碘治疗等。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会继续发问,既然碘这么重要,我们平时要吃多少的碘盐呀?除了摄入碘盐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补碘吗?合理摄入碘盐才是我们补碘正确的方式。
三、合理摄入碘盐才是正确的道路人体缺了碘不行,但碘摄入过量也不行,尤其是一次性过度地摄入碘,这种做法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碘缺乏。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补碘?
专家指出,我国碘缺乏地区的居民每天可以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大概为10微克,普通人群每天可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约为25~50微克。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碘摄入推荐量来看,如果不进行额外的补充,那么我们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就无法满足人体的需求。
根据我国《食用盐碘含量》的标准,食盐强化碘量为每公斤25毫克。如果我们每天摄入5克的食盐,按照世界组织机构推荐的20%烹调损失率计算,我们每天就可以从碘盐中摄入碘微克,这样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就能够达到人体摄入碘的推荐量。
而服用碘盐是简单、直接、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于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无需食用碘盐之外,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应该食用碘盐,进行补碘来满足人体需求。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日摄入的碘约有80%会由尿液排出,机体内很少会储存碘,因此,碘元素具有多吃多排的代谢特点。补碘的原则则应根据机体每日的生理需求量“逐日定量”补碘。[2]下面我为大家普及一下食物中含碘量由高到低的食物。
首先是海藻类,比如海带、紫菜、发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吃的干海带,经过浸泡、漂洗,海带中含碘量下降,所以缺碘地区的人群有时候只靠吃一点海带是不能满足补碘需求的。
其次是碘盐、鸡精这类调味品,然后是一些腌制品如火腿、腊肠、豆腐干或罐头产品等。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海鱼的含碘量是海产家族中最低的。
由于碘盐中的无机碘很容易挥发,所以我们在食用时要注意碘盐的新鲜度,烹饪时不应过早在热锅中加碘盐,以免造成碘的挥发损耗。
我们在补碘时,要明确碘的摄入量,不可一味进行补碘,同时可以合理搭配膳食,在平时饮食中适当搭配即可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
四、结语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最主要的原料。全民加碘26年,仍然不容我们停歇下补碘的步伐。福建省曾因无碘盐的冲击以及碘盐质量的下降等,而导致碘缺乏病卷土重来。
近年来,虽然甲状腺疾病逐年上升,但根据报道,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碘盐的食用是没有关系的。尽管食盐加碘等补碘措施可以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但碘摄入过多会使甲亢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所以,补碘量应该控制在合适安全的水平。“碘盐”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摄入,合理正确地食用碘盐才是正确的道路。
:
[1]周慧娟.吃多了加碘盐会得甲状腺癌吗[J].健康博览,,(3):44-45.
[2]孙清廉.缺碘的危害与补碘原则[J].中国药业,,0(8):42-4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