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毒致癌致脱发,到底是真是假终于
曾几何时
味精是家家户户
增鲜提味的“神器”
而如今
却背负着“有毒”、“致癌”、
“脱发”、“杀精”的罪名
让人们有所畏惧
那么
味精到底
有没有被冤枉呢?
味精真的有毒吗?
20世纪初,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偶然注意到自己喝的海带黄瓜汤味道出奇鲜美,就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手段从海带中提取到一种神奇物质——谷氨酸钠,取名“味の素”。
年,中国化学家吴蕴初成功从谷物中提取并制成谷氨酸钠,取名味精。
3、味精导致脱发?
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
脱发按病因分类,内分泌性脱发和神经精神性脱发最为普遍。前者是遗传因素和雄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后者病因尚未完全认识清楚,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还有不常见就是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导致的脱发。
鸡精有没有害?
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根本原因还是其中有味精的作用。鸡精中约含40%的味精,约含30%食盐,及淀粉、砂糖、香辛料和一些增味剂。
因此,鸡精只是比味精多了一些食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市场上的其他增鲜剂比如酱油、蚝油、鲍汁也开始添加谷氨酸钠。
所以,鸡精也是无毒且不会致癌的,这些增鲜剂只要适量吃都是无害的。
但与食盐一样,味精、鸡精中的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而过量摄入钠则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像控制食盐摄入量一样控制味精。那多少算适量呢?
味精应该怎么吃?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g,但是实际摄入量普遍达10g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钠,就会更多。欧盟食品安全局采取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30mg,相当于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1.8g。
日常饮食中,我们在食用味精时参考以下规则:
1、避免高温。研究表明,当温度过高时,味精就会变为焦谷氨酸钠,虽然无毒,但鲜味也不复在了。
2、避免过量食用。毕竟一些品种的味精中含有不少钠盐。
3、避免重复使用。鱼、蛋、蘑菇和茭白等天然食材本身烹饪过程会同时生成鲜味,无需另加味精调鲜。
所以
味精对我们来说是友非敌
既不会致癌,也不会让你头秃
但要注意的是
一定不要过多食用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本文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刘晶晶,本文审稿: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刘少伟
编辑:周泉校对:王人望
责编:李俊监制:王若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