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鸡精真的危害身体健康吗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订阅《社区新报》

味精、鸡精是日常饮食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但是近几年,经常食用味精、鸡精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致癌的传闻屡屡触碰到人们敏感的神经,有些人甚至不敢吃了……曾经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现在备受冷落,味精、鸡精真的不能吃了吗?

食用味精会不会伤害身体?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是一种谷氨酸的钠盐。人体可以合成谷氨酸,同时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年7月,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最新评估报告,将谷氨酸及谷氨酸盐的安全摄入量调整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即6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超过1.8克。

事实上,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从味精中摄入的谷氨酸大约是0.5克。所以,正常食用味精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鸡精安全吗?

听说味精吃多了不好,很多人就用鸡精代替味精,并顾名思义地认为鸡精主要是从鸡身上提取出来的。其实,鸡精是一种复合鲜味剂,它以味精为基础,再加入其他调料配制而成,由于其中的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因此鸡精比味精更鲜。由此一来,很多消费者又担心,既然鸡精是味精的“升级版”,那么是不是也有害呢?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世界著名权威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曾对鸡精、味精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为,味精是“一般公认安全”级别的食品配料,可以直接加入到食品中。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与蛋白质中的谷氨酸钠在人体中最终会以相同的方式代谢。鸡精、味精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头晕等取决于食用量及人体本身的敏感性,并非它自身的安全性问题。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标准的产品都是安全的。

链接:

如何正确使用味精、鸡精?

人们喜欢味道鲜美的食物无可厚非,但是也要注意使用得当。

婴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不宜食用婴儿肾脏尚未发育完全,食用的母乳和配方奶粉是符合肾脏的渗透压的,而鸡精和味精中含有谷氨酸钠,可使婴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孩子缺锌,可引起味觉功能下降、食欲减低等。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或鸡精。

不要加热到度以上少量使用味精,也要注意方法。不要在高温时添加味精,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是70℃-90℃左右,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如果加热到了℃以上,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会变为焦谷氨酸,失去鲜味;而在℃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鸡精的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

根据食物特征选择味精或鸡精若烹饪的食物特征、风味比较突出,如肉、鱼等,特别是瘦肉食品,肌苷酸含量比一般食品高,只需加一点单一鲜味的味精就可达到增鲜效果;如果烹饪的食物风味不明显,如馅类、汤类的食物,可以考虑用复合调味料,也就是鸡精。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如糖醋、醋熘等菜肴。

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如果在甜味菜肴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抑制甜鲜产生异味。

用鸡精时加盐要适量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时加盐要适量。此外,鸡精的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