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知道,味精被恶意丑化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吃味精应该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对于健康有益,又便宜,所以谁也不会对味精敬而远之,生怕它的存在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味精到底是什么呢?到底能不能吃?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01味精的前世今生

说到味精,就不得不提味精从发明到现在的漫长历史。从公元3世纪到19世纪初,这段时间被认为是“有化学发明”的时代,但其实,在公元年左右,英国科学家托马斯·哈里斯就已经在尝试利用天然谷氨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味精,并且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在多年前,一名叫做爱德华·罗思(EdwardRowe)的英国化学家,在实验室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不溶于水的氨基酸,就像味精中的谷氨酸一样,于是他就把这种氨基酸命名为谷氨酸钠(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味精),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并将其命名为味精(pyrosophylgate)。当时的谷氨酸钠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食物之一,所以人们都很乐意将它添加到日常饮食中,包括各种肉类、鱼类和海鲜中。

02味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说起中国的饮食文化,那可是和中国的科技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开始出现食用味精的记载。中国最早出现用来调味的物品,是《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夏有献味精,以汤入馔。”《周礼》中有“献人味精、盐巴、鸡精、盐姜”之说。战国时期,出现了用来制作凉菜并调味的盐。到了汉朝,人们又开始把味精用于制作菜肴中,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到了唐代,味精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大量使用了,而且烹饪菜肴也越来越精致,成为了一种时尚主食。

03味精被恶意丑化

不知在什么时候起,就有媒体报道,味精作为一种调味料,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多么健康的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味精虽然可以食用,但它是“毒素”。因为它含有盐和其他物质,会让身体变得虚弱,甚至会造成人体中毒。

04味精的世界

人类在最初的几千年里,也是靠自然的力量,慢慢积累了食物中“味精”的基础。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天然味精生产食品是在19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的,但这一过程耗时耗力。因为人们无法对食物中“谷氨酸”的含量进行精确定量,因此当时的科学家只能通过实验来进行初步筛选。年,美国科学家威廉·巴斯德首次用甲醇作为合成“味精”的原料,并利用甲醇催化乙醛在乙酸里氧化生成苯乙酸(acetamine),这也是味精最初的基础物质。到了年,科学家将谷氨酸在甲醇里氧化,生成了谷氨酸钠(味精),随后将它作为味精合成的原料进行了研究。

05结语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味精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历史并不长,最早的时候还是作为调料添加在食品里的。直到5年,我国卫生部才正式批准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所以说,如果我们只看结果,那么味精确实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它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只看过程,那么它其实就是调味料,只是在加量上被加进了而已。因为味精只是一个调味料的过程,对于人体来说它是安全可控的,并且也很便宜,所以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所以味精也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它毕竟是一种调味料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