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害人精,不仅伤身还致癌到底是

白癜风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小区里有个张家挺有名,因为老两口常年分开做饭,张大爷是个顿顿都要加点味精的老头,但是张奶奶觉得味精对身体不好,坚决不吃,于是两个人就分开做饭,互相看不顺眼。

张大爷说自己习惯味精那个鲜味儿了,菜里不放就觉得没味道,一想自己年纪这么大了,吃饭吃点可口的怎么就不行呢?但是张奶奶咬准了味精有毒,所以他们俩干脆就自己做自己的饭。其实老两口的分歧就在于味精有没有毒,菜里放点味精对身体到底有没有伤害。

味精的本质是什么?

味精又常被叫做味素,是家里烹饪的常用调料,在鸡精出现之前,味精十分受欢迎,一道菜中添加了味精,就会有自然的鲜味出现,让菜肴变得十分可口,因此很受欢迎。

味精是在年被日本味之紊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的,它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制作方法是采用粮食等原材料,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成的现代调味品。味精外观是一种白色晶体状的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离子。

味精的提鲜功能特别强,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倍,就已经感觉不出咸味了,糖如果被水稀释倍的话,甜味就变得非常不明显。但当谷氨酸钠被水稀释倍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鲜味,所以每餐只要放上一点点,效果就十分显著。

常吃味精对身体有影响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杜松明介绍,味精中的谷氨酸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酸细菌发酵生产出来的天然物质。谷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

专家认为,适当食用味精对人体无害。不过,我国目前还没有味精的每日参考摄入量标准,在国内的各项参考文献中也没有提到味精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则认为:凡是增鲜调味品都含有很多钠,日常生活中可以食用,但是要注意用量,尽量少用。

科学分析,揭开关于味精的“谣言”

尽管专家说味精对人体没有伤害,但是依然有关于味精的谣言存在,比如有的说法认为味精会让人失去味觉,让人变傻等,还有关于炒菜什么时候放味精也有很多的质疑,下面就来一一解答下这些疑惑。

味精会让人失去味觉吗?

这个观点大概是这样产生的,就像张大爷一样,当人们习惯吃加入味精的菜后,再吃没有放味精的菜就会觉得味道太寡淡,进而怀疑自己的味觉是不是退化或者消失了。其实长期的吃味精确实会让我们的味觉对鲜味的敏感度下降,所以张大爷只能常年吃味精做的菜,来满足自己的胃口。

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味觉下降并不只有味精一个,比如有些人喜欢吃咸的,辣的,甜的,长此以往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能说盐、辣椒油、糖会让我们失去味觉。

因为味精退化的味觉并不难恢复,只要调整饮食,不再添加味精,坚持一段时间,味觉就能够恢复原来的灵敏度。

味精会让人变傻吗?

有这个疑问的人想必是看过一个实验,当把剂量很高的谷氨酸钠注入小白鼠的神经系统中,小白鼠出现了认知障碍,所以觉得味精吃多了会让人变傻。但是,这个实验里使用的味精剂量远远高出人们正常烹饪中可能用到的剂量,在正常添加的味精剂量下,我们是不用担心这种危险的,也就不存在变傻的可能。

味精加太早,会释放有毒物质吗?

有的人说味精加可以,但是一定要在做菜的最后一步加,否则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这就要说到谷氨酸钠的热稳定性了,其实谷氨酸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一般在℃以上才会分解,而我们正常烹调很难达到这个温度。

但是,味精太早添加确实不好,原因不是因为有毒,而是因为这样会失去增鲜的功能。谷氨酸钠作为一种氨基酸盐,很容易发生各种反应。比较常见的是当烹饪中有还原性糖类存在时,谷氨酸盐可以跟它产生反应,生成一系列复杂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并不会危害健康,但是味精的鲜味也就不在了。

鸡精和蘑菇精是不是比味精更好?

鸡精和蘑菇精,本质上都是味精。除了最灵魂的谷氨酸钠外,这些增鲜剂通常还会添加肌苷酸和鸟苷酸这两种“呈味核苷酸”。而且,由于呈味核苷酸产生的鲜味和谷氨酸钠的鲜味有着细微的区别,所以混合以后,鲜味会更有层次感。

鸡精除了呈味核苷酸之外,通常还会添加一些鸡肉粉。这样吃起来就更有鸡肉的味道。与此相对,蘑菇精一般会添加一些蘑菇香精,来产生蘑菇的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味精是纯谷氨酸钠,而鸡精和蘑菇精往往会添加更多的盐来调味。所以,在使用鸡精和蘑菇精时,一定要控制盐的使用量,以防止钠摄入超标。

日常生活中这样使用味精会更好

看到这里,也许你对味精又重新恢复了信心,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和其它食物一样,味精也有一些饮食禁忌需要注意,以下这5道菜是不适合放味精的。

炒肉不用加味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盐就会产生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所以添加味精属于多此一举了。

除了肉类,以下这些食物自带鲜味,也是不用加味精的,比如蘑菇、鸡蛋、海鲜、茭白等。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这与味精的一个特性有关,因为味精在酸性的环境中溶解度不好,往往越酸越不能溶解,提鲜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所以有些加醋的菜肴,比如糖醋排骨、醋溜土豆丝等就不适合放味精了。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能够释放鲜味,对温度十分有讲究,一般来说这个温度在80℃-℃之间。因为凉菜温度没有在这个标准范围内,所以即使添加了味精,也对味道没有任何帮助。加上味精无法融化,挂在菜上,对卖相也有影响。

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如果实在想用,可以拿热水将味精融化,然后再和凉菜拌在一起就能够解决了。

调馅不宜加味精: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其实对调味并没有帮助。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味精就会失去了调味的作用。

甜品菜肴不宜多加味精:想要味精的鲜味比较突出,就需要有钠离子的帮助,也就是需要咸的调味来辅助。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往往发挥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把味精放在甜味的菜中,可能就是一个“灾难”了。因为味精不但无法发挥鲜味,相反还可能对甜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产生另一种奇怪的味道。

除了对以上的菜肴要格外注意外,还要再提醒老年人,味精中含有钠,一般在烹饪的过程中加了味精的菜肴也会加入盐、酱油等,这就很容易导致钠的摄入超标。钠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发生。因此不管有没有此类疾病的中老年人都要格外注意钠的摄入量。

味精是一个常用的增鲜调味品,但食用也有颇多讲究。只有用正确的方式烹饪食物,才能避免对身体的危害,保证营养的吸收,所以说科学饮食,对于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

[1]科学食用味精.[J]大众科学.(03)

[2]鸡精与味精的PK.[J]大众科学.(02)

让知识充实大脑,让营养强健身体,让健康成就未来!我是您身边的健康呵护者丁丽敏医生,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0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