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是纣王搞垮了商朝江山,而是被人
为什么说不是纣王搞垮了商朝江山,而是被人算计了当然他也有责任。
女娲明明有能力击杀纣王,为什么突然不杀了呢?原来也有圣人害怕的东西
1、意外妖风入体,纣王的第一个错误
当年纣王在女娲宫被狂风入体,从此变成一个贪恋美色的人。
摘录原文:
普通人只看见狂风吹翻了遮挡女娲圣像的帐幔,却没有看到“一阵狂风透胆寒”这句话,其实纣王从一个有德行的君王,变成一个贪恋美色的昏君主要就是因为这句话改变的。
有理由相信,这阵狂风是一位神仙大能搞的鬼,吹翻帐幔只是一个方面,影响纣王的心智才是主要目的。后来九尾狐狸精迷惑纣王的时候,云中子送松枝剑除妖。如果纣王不是被这阵狂风影响了心智,一定会坚持除妖,搞死狐狸精的。
2、女娲的第一轮报复
女娲回宫看见纣王写的淫诗,非常地气愤,她带着碧霞童子去朝歌报仇,准备干死纣王,但飞到朝歌城上方的时候,被两道红光挡住了,发出这两道红光的人是殷郊和殷洪,他们都是封神榜上的神将。殷郊是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
封神榜是三教圣人共同制作的法器,女娲虽然有能力打碎这件法器,但如果她真的打碎了这件法器,相当于和三教圣人宣战,试问一个圣人怎么能打过三个圣人,更何况三教圣人后面还有一个超越圣人的存在鸿钧老祖。
因为这个原因,女娲才放弃了击杀纣王的事情。所以,女娲不秒杀纣王并不是因为殷商有28年国运,而是因为纣王身边有殷郊和殷洪守护,准确说是有封神榜的守护。
当然有些人会好奇,为什么原著中说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了,女娲是圣人,她本来想杀死纣王的,但因为被殷郊、殷洪头顶的红光阻挡了(其实这道红光是封神榜的标记)才不能杀纣王的,但女娲贵为圣人,总不能出尔反尔吧,于是她编造出来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这件事。其实真正有二十八年气运的不是纣王,而是商朝的国运,时间也不止28年。
试想,商朝这么强大的国家,就算国君纣王被杀死,也是可以平稳运行几十年的。总之呢,女娲说纣王有气运这件事,其实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3、女娲的第二轮报复
女娲返回女娲宫后,又看见墙上的字了,越想越气,于是她让彩云童子拿来宝葫芦,拔掉葫芦塞子,照妖幡从葫芦里飞出来。天下的妖族都归照妖幡控制。当然如果是拜入截教门下的妖怪是不会被照妖幡控制的,毕竟有通天教主庇护,她女娲在牛,敢管通天教主的徒弟吗?
有些小朋友没看过原著,只看过电视剧,比如傅艺伟版本的、范冰冰版本的、甚至是林心如版本的,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女娲的地位好像非常的牛,可以和鸿钧老祖比肩。甚至范冰冰版本的,三教圣人和瑶池王母竟然都给女娲请安,这真是太离谱了。
女娲虽然也是圣人,但在封神演义里,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圣人,当然她的地位还是比散圣陆压道人强一点点的。其实也就是半斤八两。唯一拿得出手的宝物就是山河社稷图和照妖幡了。
扯远了,总之费这么大劲就是想说,女娲最终派遣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这三个妖精小朋友们都知道,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九尾狐狸精附体到苏护之女苏妲己的身体进入纣王的宫殿,成为纣王的妃子。
4、纣王的第一个自救机会
云中子作为阐教第一代弟子,敢用松枝制作一柄松树剑送到纣王的手里,说明这个时候,阐教还没有兴周灭商的打算。虽然元始天尊渴望天下大乱,需要用人间的战争把三教的仙人搅乱在里面。但至少此时,还没有要铲除商朝的打算,至少明面上是这个样子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云中子才敢光明正大地把松枝剑送给纣王,帮助他除妖。当然,这不是孤证,后面姜子牙出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是辅助纣王,要知道,姜子牙可是封神的主要人物,他直接接受元始天尊的命令。从姜子牙的行为看,他出山的时候,并没有接到元始天尊要兴周灭商的计划,否则他直接去投奔周文王姬昌了。
或许,云中子送松枝剑也是元始天尊对纣王的一次考验吧,如果他不毁灭松枝剑,那么轩辕坟三妖会被消灭,至少九尾狐狸精必死。而这个妖精死了,苏妲己就被救活了。不说苏妲己个人善良不善良,至少她不会因为争宠,搞死姜皇后啥的。
别说她有没有这个胆子,至少原著中苏妲己的性格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因为按照原著中,苏妲己是个博闻强识、心地善良的美人。试问,如果苏妲己不善良,不明事理,伯邑考也不会看上她。
扯远了。反正,云中子送松枝剑就是对纣王的一次考验,但遗憾的是纣王没有通过考验,最终九尾狐狸精活下来了。狐狸精搞死姜皇后、又搞死了黄飞虎的妹妹、还吓死馨庆宫杨贵妃。
摘录原文:
5、纣王的第二个错误
如果说搞死皇后、贵妃,追杀儿子殷郊、殷洪这些都是纣王家事的话,那么纣王搞死自己的老丈人东伯侯姜桓楚,杀死为姜桓楚说情的南伯侯鄂崇禹、囚禁西伯侯姬昌,那就是挑起天下纷争的开始,已经是国事了。
虽然纣王贵为天子,但他同时挑战四大诸侯,杀妻灭子,种种行为引发老百姓的愤怒。才是他灭亡的关键。其实老百姓在封神演义里根本不值钱,纣王真正惹怒的是四大诸侯的后代。
封神演义里人间权利的分配是这个样子的,第一级天子纣王,第二级四大诸侯,第三级八百诸侯国,第四级诸侯的士大夫等官员,第五级百姓。
有些小朋友认为四大诸侯和纣王是属于隶属关系,其实不对,那个时代是邦国制度,纣王虽然是天子,但本质上还是部落酋长,而四大诸侯国国君也是酋长,甚至八百诸侯国的国君也是酋长。只不过四大诸侯国是小部落联盟的联合酋长,而纣王是整个神州大地的部落联盟总酋长。
怎么说呢,用现在国家做比喻,八百诸侯国,相当于现在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四大诸侯国,相当于联合国常任理事会里的五常。也就是五个常任理事国。而纣王的角色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而且是常任的秘书长,在古代这个职位叫做天子。
当然,这么说肯定不对,只不过是用类比的方法,让小朋友知道,商朝和诸侯国之间的大小关系。
6、一错再错的纣王,彻底进入了失败的循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
反正呢,纣王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都失去了人心,人们掀起的反抗纣王的运动。
第一个反抗纣王的是冀州侯苏护,当然他被打服了。苏护挑起战争的序幕后,各地纷纷造反,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战乱,最终纣王失去了江山,在摘星楼上自焚了。
我是高石溪,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05.html